近期在論壇上發現,越來越多的卡車人有了購買二手車的意愿。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,可能是因為這幾年的貨運市場行情持續走低,造成購買新車的的還貸壓力增大,繼而把目光轉向了二手車市場。實際上這也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
但是凡事有一利就有一弊,不是任何人都適合買二手車的,否則的話就沒有人買新車了。也有說二手車市場的水很深,這也是相對而言的。那么怎樣才可以買到一款稱心如意的二手車呢?論壇網友“天涯”給出了詳細的辨識攻略。
要想在魚龍混雜的二手車市場中淘得一輛稱心如意的二手車,是需要豐富的卡車知識和經驗的,有時還要靠幾分運氣。至于如何在新車和二手車之間選擇,這就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了。
買新車的好處:售后服務有保障
一、售后服務有保障,三包期之內車輛出現故障可以得到免費維修;
二、新車上牌的手續由汽貿負擔,能給購車人省去不少的麻煩;
三、新車出故障的幾率和舊車相比,相對比較少,出勤率也要高一些(當然那些中獎的車除外)。
買新車的缺點:折舊率太高
折舊率太高,在同樣的貨源情況下有一定的還貸壓力。買新車適合剛入行,經驗不多的,還有就是貨源比較充足,對車輛的出勤率有較高要求的。舊車的優缺點基本上和新車正好相反,這里就不再重復了。
只在新車和舊車的折舊方面做一下對比,以半掛牽引車為例:一輛新車,主掛一起價格為45萬元,第一年折舊費用最低在10萬元左右,第二年8萬左右,第三年5萬左右,也就是說三年的折舊費在23萬元左右,平均每年不到8萬,三年以后車輛的殘值還有22萬元左右。也就是說用22萬就可能買到一輛三年的二手車,再用三年以后折舊費肯定要遠遠低于新車吧(當然二手車三年的維修費用肯定要高于新車)。
誰適合購買二手車:對車有一定的了解程度和經驗,貨源和資金不太充足的。
下面根據本人多年養車積累的一點皮毛經驗,希望能給打算購買二手車的們提供一點幫助,不足之處歡迎大家指正。
去哪里買二手車?兩類地方
一般大家購買二手車的途徑有兩種。一是各地的二手車市場,或是網上的賣家;二是從本地的車主手中直接購買。
我的建議是,有條件的朋友能從本地車主手中直接買的,選擇和車主直接交易。本地有二手車市場的,在本地買,有朋友的盡量讓朋友帶著一起去。原因是本地車車況自己或朋友比較了解,就是俗話說的知根知底,即便是價格稍微高點也行。最后再選擇去外地的二手車市場購買。當地有朋友的最好找朋友一起去,沒有的話也要找一位經驗比較豐富的業內人士同行。
選購二手車的注意事項:
一、要對自己所要購買車型的市場行情有一定了解
對于車輛標價遠低于市場價的一定要謹慎,盡量不要此類車型,因為這種車可能是事故翻新車或者是改型的手續不符的組裝車。總之要認準一個理兒,才能保證不吃大虧。就是天上不會掉餡餅,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,買的沒有賣的精。尤其是車販子的車。俗話說無商不奸嘛,否則就有可能因為想沾點小便宜而吃了大虧。
二、對二手車的車況做一個判斷
對于車況如何判斷,一般可分為4個步驟,就是看、聽、試、問,和醫生的望、聞、問、切是一個道理。
第一點:“看”:外觀、發動機、變速箱、前后橋
它也是確定一部車優劣的最重要的環節,先從外觀看起,對駕駛室、車架要仔細觀察,新舊程度是否一致,如果局部很新,或有修補的痕跡,說明此車可能有過輕微事故。如果駕駛室或車架總成整體很新,不符合該車的使用年限應有的磨損程度,接著再打開駕駛室前面板,看發動機的中冷器、水箱和風扇部位等,如果也很新的話,基本上可以確定此車出過比較大的事故,我不建議要此種車輛,因為此車可能是車商低價購買的事故車,然后再修好以后拿到市場上來賣的,可想而知他換的配件肯定是質量最差的、價格最便宜的那種。
如果不是這種情況那我們就接著往下看,接下來該看發動機、變速箱、前后橋等底盤部位了,這些部位如果是大修過的話,通過仔細觀察還是能看出來的。
第一、通過密封部位的密封膠可以看出此處是否打開過,只要是修過,密封部位周圍是可以看到少量的密封膠的,因為新車出廠的時候,結合面是看不到密封膠的。
第二、再看密封部位的緊固螺栓。棱角是否分明,油漆是否脫落,經過多次維修過后,大部分螺栓會呈油漆脫落,銳角變鈍狀態。如果是大泵的車輛,還可以看柴油泵上面的出廠鉛封是否完好。如果沒有鉛封,說明此車校過油泵。再就是觀察里程表的行駛里程讀數和離合器、剎車、油門踏板,檔位標識球頭的磨損程度,也能為判斷該車的行駛里程作為一個參考。
有的人可能會說了,里程表讀數是可以往回倒的,那是指的原來那種機械式的倒表相對容易些,現在的車型,大部分都是電子式里程表了,沒有一定的專業技術是不可能倒表的,除非是把里程表傳感器插頭拔掉,不讓里程表工作,這樣就不能確定該車的正常行駛里程。但是我認為大部分是不會這樣做的。所以這個觀察的過程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的。
再就是檢查車輛的油、水。拔出機油尺,查看機油量是否在正常范圍內,機油顏色是否正常。機油過少說明此車可能燒機油。過多、過稀、顏色異常說明機油散熱器或缸套阻水圈損壞,致使油路和水路相通,冷卻液流入油底殼所致。再來檢查冷卻液膨脹水箱,看水箱口外面是否有大量黃色水銹,如果有說明發動機經常處于高溫狀態,缸套、活塞、活塞環等可能已經嚴重磨損。
再看膨脹水箱里面如果過臟或冷卻液發黑,說明該車沖過缸墊,水箱里面進了機油。接下來該看發動機的進排氣系統了,進氣管要從渦輪增壓器和進氣支管連接的軟管處拆開,才能看到里面,如果進氣管內壁有很厚的油泥,說明該發動機氣門油封或渦輪增壓器損壞,如果發動機廢氣管也有油泥或嚴重的下排氣,由此可以確定發動機肯定燒機油,馬上就該大修了。再來看排氣管,如果排氣管口能看到很厚的積碳,說明噴油嘴的霧化不好,柴油燃燒不完全,冒黑煙所致,那樣油耗肯定要高了。
第二點:“聽”:聽發動機、變速箱聲音
啟動發動機,聽發動機的轉速是否平穩,有無雜音,加油、收油是否反映迅速,煙度是否正常,大泵的車剛啟動的時候有短暫的黑煙是正常現象。如果發動機的怠速忽高忽低,油門加到底有飛車現象,或收油時轉速不能馬上降下來。說明柴油泵調速器或柱塞有問題。
再就是聽變速箱有無異響,在發動機運轉狀態下踩下離合器踏板,這時由于切斷了發動機輸入到變速箱的動力,是聽不到變速箱的聲音的,然后松開離合器踏板,如果這時變速箱出現很嚴重的異響,有點像打齒的聲音,說明變速箱的一軸和部分齒輪磨損的比較嚴重了。如果松開離合器以后,變速箱異響不太明顯的話,說明該車的變速箱磨損正常。
第三點:“試”:試車輛行駛狀態
接下來就是上路試車了,最好有一人在下面觀察,主要看車輛的行駛姿態。前后輪胎是不是呈直線行駛,鋼板有沒有錯位,駕駛員主要感覺車輛是否跑偏,檔位是否好掛,底盤是否有異響等。其實短暫的試駕過程只能發現一些比較大的問題,一些小毛病是不易察覺的,但是這總比不試駕要好吧。
第四點:“問”:同車主談話交流
其實就是和車主進行談話交流。從談話當中獲取一些車輛的基本信息。比如說此車原來的工作環境,拉什么貨物和車主賣此車的原因等。當然如果是買熟人或朋友的車,這個談話過程是很有必要的。如果是在二手車商手里買,這個過程意義就不大了。因為車商都是王婆賣瓜、自賣自夸的,他的話可信度就大大降低了。
還有一些認為二手車市場車輛比較多,可選擇的范圍比較大,價格也好像便宜一些。其實這里面有一個誤區,就是對于價格的認識方面。有的車價格乍一聽好像不貴。但有一些奸商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,把能換的配件給你換掉,比如說輪胎,他們在輪胎修理店低價買來一些翻新的輪胎,就是外面看花紋比較好,里面有硬傷的那種,里面給你墊上幾個墊子,再打上七八個氣壓。
如果不拆開的話,你是看不出任何毛病的。要是車上給你換上4條這樣的輪胎,到家你至少得添一萬元吧。那時你就可能覺得不便宜了吧。這就是二手車市場的車比較便宜的貓膩之一。
關于車輛手續:交車款前了解清楚
還有一個車輛手續的問題。一定要在交車款以前了解清楚,拿登記證書登記的車輛信息和實車一一對比,如車架號、發動機號是否和證書一致,車輛有無改型等。還有一項也不能忽視,就是車輛的保險費用是否齊全,有無違章罰款,這些費用由誰負擔等。要知道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。簽訂合同以前,一定要把此事說清,免留后患。